全国人大代表李宗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21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李宗胜接受采访时说,今年带来的提案和建议依然全部围绕法治领域,为强化依法治国、深化法律法规在社会各领域发挥作用履行代表责任。
除了一系列针对现行法律的修改建议,李宗胜还提出进一步优化农村要素配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创新知识产权评估市场体制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医养结合产业健康发展、探索实施企业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等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及法规完善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优化农村要素配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的建议内容是强化农村党建工作,建立城乡教育共建机制,建立城乡医疗资源共建机制,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农村土地银行制度,实行农村经济作物或者企业流转农作物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高标准农产品示范区,建立农业技术指导员和金融信贷员制度,将农村现代物联网建设纳入省市道路交通、信息技术建设范围,提倡和推广乡村振兴律师法律援助制度。
关于创新知识产权评估市场体制机制的建议,李宗胜建议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制订符合市场规律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估规章或法规,允许现有评估机构财产类评估师对科技成果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引导知识产权评估市场有序竞争,促进评估市场权威标准形成。
在关于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医养结合健康发展的建议中,李宗胜建议,将医养结合机构统一划归卫生健康行政机关管理,而民政部门管理传统意义上的养老机构,同时继续负责老年人权益保障。科学规划医养结合机构发展模式,以市场需求导向构建医养机构人才架构,比照《执业医师法》另立新法或者修改该法律,将康复师、护理师纳入医养机构执业考核范围,放开康复师、护理师的执业范围,允许具备康复师、护理师资格的人员受雇于个人,担任家庭康复师和护理师。构建安全合理、符合市场规律的以房养老体系。大力支持智能化进入医养产业。
李宗胜认为,稳就业保民生,前提是稳住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动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要切实转变“重打击、轻保护”的观念,推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做到惩治、预防犯罪与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规范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并重,把让市场主体“活下来”“办下去”“发展好”作为监督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的结合点、切入点与着力点,坚持和落实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量刑建议等举措,坚决防止“办理一个案件,垮掉一个企业,砸掉一群人饭碗”的现象发生,通过有效的司法保障,不仅让企业合规合法地生存下来,而且还要助推企业实现更大发展,为此提出关于探索实施企业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议。(记者 梁隽妤)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