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reditsoso.org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
滚动消息: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  信任大市场建设的核心引领者——首席信用监督官  首席信用监督官团队亲临一线,深研细探塑造企业信誉之光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中央网信办:打击“自媒体”造谣传谣行为,整治“自媒体”蹭炒热点吸粉引流行为 
  1. 1输入企业名称
    或信用代码
  2. 2输入
    验证码
  3. 3查询
    信用信息
首页 > 信用监督 > 正文
别让“情感主播”的假戏码骗取真感情

别让“情感主播”的假戏码骗取真感情

        遇到骗钱的套路、受到不公平对待、婆媳夫妻间闹矛盾……有这样一类直播主播,专挑类似的情感问题进行“号脉问诊”,并且借着“苦情故事”进行带货。尽管年轻人表示这些故事、话术“假得超级离谱”,但不少老年人很爱看,还有一些人会出于同情或正义在直播间购买商品,“怎么劝都不听”。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有业内人士坦言,情感主播涨粉速度快,其带货能力也不可小觑。冲着这个流量洼地,不少人纷纷“下场”,其中不乏一些主播并非真心调解,而是表演矛盾冲突、打苦情牌、赚快钱。这些主播的情感大戏,通常是连麦或去“现场”,或是与“坏人”当面对质,或是把“坏人”的财产赔本卖出,戏剧性十足。他们亲切地管看直播的老年人叫“叔叔阿姨”甚至“爹妈”,演完“小剧场”,再顺便以卖货号召观众支持“好人”或惩戒“坏人”,是其一贯套路。

情感主播上演的家长里短,不少是博同情的商业陷阱。苦情直播的背后,是灰色产业链编织出的网络骗局。销售的产品是假的:一些金玉制品被鉴定为假,一些精心装扮的“名牌”实际上是地摊货。用来吸引流量的戏码是假的:据业内透露,主播团队里有负责写剧本的编剧和走戏的导演,通过中介找来的演员、开麦讲话的“麦手”可以在不同的直播间里流转参演。主播的“好东西卖给家人们”的立场是假的:正规产品所付的佣金低、市场价格相对透明,不好吹嘘,反而是三无产品水分大、有赚头,有时还能钻平台盲区……凡此种种,涉嫌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精心编制的假故事,对老年人的情感和钱包却会造成真伤害。


“一天起码有10个小时在看直播”“别人都说是假的,他还激动指责人家是‘黑粉’”“买的东西明明是质量问题,他还说主播是无辜的”……对此,不少儿女不禁发问,究竟是什么让爸妈如此“执着”?有人认为,直播间里几乎总有坏人欺负好人的情节,且都是以主播带领打败坏人为结局,“惩恶扬善”的爽文逻辑,满足了老年人对正义感的渴求和希望;也有人分析,直播的剧本唤醒了某些遗憾和伤害,而情节中的矛盾调解、问题解决进行了情感代偿,从而激发自我认同与共鸣。需要看到,老年人沉迷情感直播,固然有观看门槛低、带货诱导性强的原因,但背后更深层次的老年人精神寂寞和情感“空洞”不容忽视。

如今,老年群体“触网”已经成为时代趋势。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2.8亿。也就是说,至少每两个老年人就有1人接触了网络。从网上购物到在线社交,在数字世界中愈发活跃的老人们,不仅拥抱更丰富的生活,也激荡出“银发经济”的蓬勃活力。


但也要看到,一些瞄准老年群体的消费套路也应声而出,披上“马甲”,以更为隐秘的形式暗藏。有报告显示,如果将受骗广泛定义为诈取钱财、欺骗感情、传播谣言等,在互联网上当受骗过或疑似上当受骗过的中老年人比例高达67.3%。对于涉嫌欺骗、违法违规的,平台和相关监管部门要及时出手,进行调查处理。而背后的情感缺失更需要我们重视,毕竟,“触网”只是跨越数字鸿沟的第一步,更炽热的温暖关怀、更周密的悉心照料,才能护好老人网络生活的每一步。


有人说,老年人沉迷网络的底层逻辑是一对关于时间的矛盾:当岁月匆匆的脚步,将几丝斑白赶上鬓角,自己闲下来的时间多了,有人陪伴的时间却少了。儿时学步,父母温暖厚实的大手护住摇摇晃晃的我们;如今,当他们的身姿佝偻、步履蹒跚,穿梭数字丛林,我们能做的正是回馈、反哺,陪他们慢慢变老。面对“假戏码”骗得“真感情”的难题,唯有全社会共同用心用情呵护老人,才能交出数字时代守护桑榆晚的新答案。

这正是:

直播吆喝叫声闹,鹤发郁郁守空巢。

莫使形单影又只,衔枝反哺留常笑。(文 | 周山吟)

关于系统 |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 信用机构解决方案 | 首席信用监督官就业创业培训简章 | 社会责任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信用机构查询